- +1
藏王故里和江淮遗风只有一步之遥,你想要的诗和远方都在这里
过去的一周,各位看客可谓随着“观摩视角”大饱眼福,各个旅游标杆村、旅游专业村的美食美景美人成为大家朋友圈靓丽的风景线。相互借鉴、比学赶超的氛围更是席卷百镇千村。
5月29日下午,全州重点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素有“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之称的临潭县冶力关镇“甘南乡村振兴大讲堂”召开,总结观摩经验,梳理发展思路。一程山水一相逢,那是最美的回声。冶力关的美自是当得起如此盛大的头脑风暴。“卓尼之窗”表示大写的服气。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说:
甘 南
是黄河上游的一汪水,
是唐蕃古道的一段情,
是中华文明的一壶酒,
是一带一路的一片绿,
是中国革命的一抹红,
是青藏高原的一道彩,
是全面小康的一个范,
是乡村振兴的一方土,
是民族团结的一枝花,
是世人心中的一个梦。
卓尼是甘南眉心的朱砂痣,
临潭是甘南心头的白月光。
观摩团走过的卓尼—临潭
卓尼:博峪村、力赛村、叶儿村、下阿子滩村临潭:古战村、庙花山村、池沟村、庙沟村我们之间的故事
01我是你的画布,你是我的笔墨——辖区土地插花接壤
地图上,卓尼临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临潭县,县如其名,感觉就像水潭中投入一块大石头,水花四溅,水花溅落之处就是临潭县的地盘。从地图上看临潭县,感觉就像在看一副画,虽然有点破碎的感觉,却颇有韵味。
卓尼县则像一块默默的画布,任由画师发挥想象,勾勒出临潭县的模样,而且东北角还有一大块被临潭县给隔开,成了一块巨大的飞地。
像卓尼县和临潭县这样,彼此之间分离,又牢牢地交错相连的复杂情况,在全国的相邻县市中,也是相当罕见的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复杂的区划呢?
从古洮州一脉而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霸西戎,秦国向西拓地千里,卓尼县、临潭县一带就被纳入秦国的版图。
秦国统一六国以后,卓尼县和临潭县所在区域,都属归陇西郡临洮县管辖范围。也就是说当时卓尼县和临潭县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
民国时期,卓尼县境归临潭县管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初期,临潭县当时归岷山专区管辖。
1953年,卓尼县从临潭县中分出,单独成县。两县都归甘南州管辖。
1958年,卓尼县和临潭县合并,称为临潭县,卓尼县撤销。三年后,卓尼县又恢复。
总的来说,卓尼县和临潭县在很长的时期,都是以一个整体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的。如今卓尼、临潭如此交错的区划,复杂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02
共饮洮河水,同在洮州景——景点景区融会贯通
洮州八景之石门金锁洮州八景之洮水流珠洮水蜿蜒奔流,逼仄在鬼斧神工的石门金锁里,严寒酷暑,也造就瑰丽神奇的洮水流珠。石门金锁,锁不住洮水流珠。门犹在、锁半起、洮水破门向北去,那是我们共同见证的自然奇观。
03
在冶力关大景区的“朋友圈”里
冶力关景区(冶海、赤壁幽谷、森林公园)与周边冶木峡、康多峡、莲花山、九甸峡等自然风光景区和周边宗教文化景区互联互通,打通断头路,形成旅游小环线,构建冶力关大景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各个景区相得益彰、互为增彩,在山水峡谷、俊秀空灵的人间绝境中彼此守望,在冶力关这个塞北小镇的汇集引流中各放异彩。04
在大峪沟、牛头城大景区的链条上
卓尼大峪沟自然山水奇观与临潭古战牛头城历史文化景观串联起百里洮河风情线上星罗棋布的大小景点。
从州府合作沿国道316线向南,在古战村牛头城领略西晋吐谷浑屯边戍疆的金戈铁马遗风,明朝兵将屯军迁徙的民族大融合遗迹,体验卓尼县阿子塘宝塔汇通五省藏区宗教传说的信仰力量,在大路石山和红山口观景台的瞭望驻足中,赏尽青藏门户和塞外江淮交错融汇的别样天堂。从临潭旧城的江淮遗风,到卓尼县城的灯火璀璨,再到博峪力赛的藏寨风情,一直深入大峪沟腹地,醉在旗布林卡和三角石的鬼斧神工里,一路的美景美食,一路的交错互融,唯有如此,才是大景区的格局。05
在一脉相承的民族特色里
卓尼县主要是藏民族为主,藏汉回蒙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而临潭县则是汉族为主、汉回藏蒙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形态。但是,卓尼和临潭的汉族同属洮州汉族一支,受历史上汉、明两朝内地民族迁徙融合的影响,在服饰风俗上一脉相承,洮秀和洮砚技术更是同气连枝;两县藏族在历史上同属卓尼土司所辖,藏语言、三格毛服饰也如出一辙;辖区回族更是一脉同枝,交错聚居,完全是行政分辖但居住习俗上的整体。卓尼人的大气豪爽,临潭人的精明能干,在频繁的日常交往中互补短长,卓尼的藏寨和土司文化,临潭的军事屯边和红色文化,也将在百里洮河风情线、“一十百千万”工程的建设中相得益彰、大放异彩。山水卓尼 人文临潭
互融互通 同舟共济
大环线 大格局
才能走得更宽更远
来源:卓尼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藏王故里和江淮遗风只有一步之遥,你想要的诗和远方都在这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